当故事讲到够长 终将遥远岁月惊动
2024 年终总结
发现上大学以来其实我没有认真写过一次年终总结,但是今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所以决定写下一些没有逻辑的只言片语。
-
关于新知识的学习:今年的前六个月是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度过的。在暑期保研结束之后,我的生活瞬间自由下来(笑死,其实也没有多自由,还要补课)。暑假里快速过了一些书(试图补全物理系标准的“四大力学”课程),包括格里菲斯的电动力学、樱井纯量子力学前三章之类,但是看得很不扎实,现在已经忘记了不少细节。进入十月之后,我决定把看书的节奏放慢下来,同时把笔记调整成手写而不是继续使用Markdown(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手写笔记使得我有更多在看书时进行思考和推导的空间,也允许我更自由地使用各种方式表达书中的内容)。之后,我执行了一个“理论物理从头再来”计划,意在填充和加固我的知识体系,到现在总算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刘川热统的绝大部分和梁灿彬的前四章(不知道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我能不能像梁灿彬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说“Long long ago and far far away…”)。我现在认为我实际上在试图做两件事情:1)按照我喜欢的方式理顺知识体系,并且保留对于其中关键部分的物理直觉;2)体会一门学科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并试图考察其建立的过程,以便于我能够在遥远的未来建立属于我的新理论。本学期做的另外两件重要的事情是和一些朋友们共同命制了一套我认为相当出色的新生物理竞赛试题,并且在讨论班中完整讲解了“我流”随机过程+随机分析基础。下学期应该会试着继续讲一些有趣的东西。
-
关于学习之外的那些生活:这一年的种种经历(比如参加保研夏令营),越来越让我感觉到我只是这个原子化社会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单元。那么,我,或者每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很难彻底讨论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希望以纯粹的逻辑来解决它,我们将陷入以下困境之一:1)无限的解构和论证前提倒退;2)在某个先验的位置终止逻辑链;3)循环论证。因此,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不能依靠逻辑来探索,它带有先验性。于是这引出我的一个观点(也是对于前文中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妨将此刻能够激发热情的某种事物当作我们存在的意义,让它成为旷野中的一团活火。选择在年终总结里聊这个事情的另一原因大概率是因为我今年从网上吃了不少关于类型学的百家饭。此外,我感觉我在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事情上完全半途而废了,比如我并没有实现自己写一些无限流小故事的设想,也没有真正地玩通关过任何一个Minecraft整合,不过玩游戏大概是开心就好,喜欢玩到什么地方就可以停在什么地方。
2024过得好快,也许是因为这一年的事情很多,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的心理对于时间的感受在逐渐加速(一种说法认为,人对于时间长度的感受正比于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与已积累的信息量的比值)。我并没有在2024年的开头拍下一张照片,或者留下什么信物作为回溯时间的锚点(不幸的是,就算我这么做了,玻尔兹曼H定理也会冷酷地宣布这不可能),因此我只能向前。观察所有事物在时间洪流的冲击下发展、变化,坍塌而复归来,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观察世界,写下独特的故事,同时也成为他人故事中的角色。
我把这份年终总结和在最后半个月里写完的三份笔记一同放出。希望2025年是精彩且快乐的一年。